欢迎光临 临汾市委党校!今天是
曲沃县里村镇党委书记薛国华在省委党校“红色学员大讲堂”作分享交流
发布时间:2024-12-30 浏览 :15
12月21日,省委党校第4期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班学员、曲沃县里村镇党委书记薛国华以《聚焦聚力实现产业振兴 用心用情建设和美里村》为题在省委党校“红色学员大讲堂”作分享交流。
薛国华在分享时谈到,乡村振兴是乡镇干部当前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是一道难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里村镇循大势、绘蓝图,创特色、打品牌,聚人心、铆干劲,着力打造智慧农业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的“里村样板”。
一、方向怎么定——循大势、绘蓝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李云峰书记在临汾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持续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并对曲沃提出要勇当南部增长极,特别是要持续做大做强智慧农业。
曲沃县按照市委“三个努力成为”的总体部署,聚焦“三城”建设奋斗目标(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奋斗之城),立足农业发展优势、钢铁规模优势、氢能先发优势、文旅资源优势,提出“打造四个示范区,勇当南部增长极”的发展定位(智慧农业示范区、绿色钢铁示范区、零碳氢能示范区、文旅融合示范区),着力推动农业优质高效发展,工业集约规模发展,三产高端融合发展。里村镇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精心绘制“四镇”(党建强镇、产业兴镇、生态靓镇、和谐名镇)发展蓝图,奋力探索实践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路子怎么走——创特色、打品牌
(一)构建“四区+N园”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里村镇立足全镇交通、土地、水利、气候等资源,明确了以发展中药材、东湖羊特色产业为主,果蔬、文旅、粮食等产业为辅的“四区+N园(村级特色园)”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了生态种养产业区、果蔬品牌产业区、文旅融合产业区、粮食提质产业区。
(二)坚持“五抓”谋“五新”的农村产业发展思路。里村镇坚持抓市场、抓示范、抓基地、抓加工、抓链条,在抵御风险上谋求新办法、在选树标杆上谋求新引擎、在扩大规模上谋求新格局、在提升价值上谋求新路径、在促进增收上谋求新体系。
三、工作怎么干——聚人心、铆干劲
(一)对“三农”用情
对农村有感情。要带着对三农的深深情感,投身到这片热土上,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为乡村振兴竭心尽力、无怨无悔。
对农业有激情。要不断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尊严的职业。
对农民有热情。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让他们真正成为我们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二)谋发展用心
有为民服务的初心,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让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有干事创业的信心,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直面困难、毫不退缩。
有一抓到底的恒心,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定认准了就不懈追求的恒心和耐心,做到久久为功。
(三)抓落实用力
有凝聚力。里村镇率先在全省打造“智慧村务”平台,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由过去的“墙上”、“纸上”变为“掌上”,老百姓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本村的公开情况,极大程度的化解了干群矛盾,提升了干群凝聚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支撑。
有战斗力。里村镇通过树典型、立标杆、扯辫子等形式,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打造“六强六新”党建品牌,全力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
有生命力。里村镇着力推动形成“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广大群众有了向心力,产业发展有了推动力,乡村振兴更是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薛国华最后表示,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次党校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锚定智慧农业发展方向,突出项目带动作用,积极构建智慧化、标准化、便捷化程度更高的“产、购、储、加、销”模式,着力打造智慧农业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的“里村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