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临汾市委党校!今天是
守正出新:新时代党校教学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23-03-23 浏览 :17
中共临汾市委党校 李唐
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党校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肩负着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历史性地完成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党校教学要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在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出新、笃定与谋变中加强和创新教学工作,推动党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历史阶段,办好党校教学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推动新时代党校教学高质量发展既要守正,确保党校姓党这一原则贯彻始终,又要出新,不断促进党校教学创新发展,确保党校教学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与学员需求共振。
一、坚持使命宗旨笃定,把好教学的根本方向
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归根到底取决于能不能坚持好党校姓党、能不能把党校姓党贯穿党校工作始终。
在党性教育上,坚定政治方向。党校教学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党校姓党这一个鲜明的政治方向,把共产主义信仰理念作为党性教育最根本的价值观和最深沉的信仰,让党校成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统一思想的重要阵地。要坚持把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作为统领党校一切科研活动、一切教学活动和一切办学活动的总遵循,围绕党性宗旨、理论武装、党规党纪和道德品行等主题开设专题课,进行党性教育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将党性教育贯穿于整体教学之中。尤其是坚持牢固树立政治建校的理念,把突显党校的政治优势和办学特色,作为党校教学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根本政治基石。
在理论教育上,用好根本方法。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的事情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党校教学工作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方法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不断升华的发展理论指导实践。始终坚持从历史和实践、国内和国外、自身和外部多角度多层次,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来探索党的治国理政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规律等,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党的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武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夯实理想信仰。作为党校教学的核心力量,党校教师要自觉坚持“党校教师姓党”的原则,坚定树立起对党最忠诚的信仰,不断加强自身党性纪律的修养和理论方法的提升。要始终坚持以自身在党性锻炼上的更加坚定、在师德师风上的更加高尚、在教学科研上的更加精湛,敢于对歪曲攻击党的理论方针的言行发声亮剑,善于对实践中涌现的思想困惑和认知误区解疑释惑,把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举旗者、护旗者作为党校教师培训的根本目标,确保党校教学工作正道致远、业精笃行。
二、坚持学术研究求真,做活教学的生命线
只有把一些重大问题从思想理论上搞清楚、弄明白了,党校教育培训才能真正做好。要立足鲜明的政治立场,以科研为基础,不断探索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党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的规律,为党校教学提供源头活水,不断提升党校教学的含金量和含新量。
以学术科研立场的正,把好教学运用的舵。党校教学要以学术研究的不断探索为基础和源泉,做好学术研究离不开正确的立场和出发点。同样的学术科研活动往往会因为立场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相同的结论也会因为立场的不同得到不同的运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通过学术研究来解决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党性教育和党的理论教育获得源源不断的科研支撑和学术给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学术成果转化为党校的教学成果。
以学术科研方法的实,夯实教学成果的锚。教学的含金量,要以求真严谨的科研逻辑作为基础。讲好每一节党课,每一个实例和每一个数据,都不能凭空臆测,要有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严格的文献引用来源。只有做好科研的基础工作,才能讲清楚一系列政策背后的现实考量和理论逻辑,讲清楚每一项政策、观点和论断背后的科学依据,使党员干部在接受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中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以学术科研导向的真,提升教学成果的效。提升党校教学的含金量和含新量,还体现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指导实践。党校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要坚持立足国情和本区域的发展情况,针对重大问题、突出热点等建言献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坚持教、研、咨一体化推进,有针对性地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备课的切入点,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更好发挥党校的智库作用。
三、坚持教学管理创新,适应党校学员之需
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就需要党校坚持以创新为灵魂,不断加强教学课程的研发、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适应发展变化的时代和学员的需求。
在教学设计上,以树立两个“中心”为目标。党校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让学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根据这一目标导向,要丰富和创新方式方法,围绕两个“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一个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坚持任何手段和形式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创新不能喧宾夺主,造成创新了手段却忽略了目标的问题,不能让学员觉得课程精彩纷呈,最终学到什么却稀里糊涂。另一个是以学员为中心,根据学员的行政级别、偏好和年龄等因素,设计编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课堂形式,从理论传授和感情渲染等多角度分类施策,综合运用来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法形式上,敢于大胆创新探索。时代的变化、人们思想和偏好的多元化,需要党校教学突破既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可以吸收一些新颖的形式和声光电影的现代化手段,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以临汾市委党校为例,坚持课堂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和菜单教学等方式方法的革新,积极探索激发学员主动性和融入性。以“理论学精、方法学会、终身践行”等多重目标牵引教学创新,将教授讲授、学员参与、团队讨论和现场感受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使得学员深入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学习、实践、提炼”三个环节实现教学全过程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广泛认可。
在教学管理上,以“严”字打底,“创”字当头。要把党性教育和党员管理融入党校教学全过程管理中,所有长短期班次均设立临时党支部,发挥临时党支部对参训学员的教育管理服务。通过开展临时党支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活动,让参训党员在党校学习期间能够感受到党性教育的滋养,牢记初心使命。(作者系中共临汾市委党校副教授)
*此文已于2023年3月23日被新华网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