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临汾市委党校!今天是
文化自信三部曲
发布时间:2020-06-28 浏览 :140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它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文化来解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也要求我们必须在文化这个主题上下力气,下功夫,以确保文化能与经济齐飞,国家实力能与文化繁荣共一色,以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个人认为,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繁荣,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文化的发展都经过这么三部曲。
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这是文化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发展的第一步。正如我们在建国之初,面对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虎视眈眈,唯有下大力气发展我们的经济,毛主席的“落后就要挨打”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面对全国百废待兴的局面,面对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面对急切盼望吃饱穿暖的人民群众,优先发展经济无疑是英明的,也是正确的。在那个时代,那个阶段,我们国家并不是偏废文化,而是在众多矛盾中抓住物质匮乏,国力空虚这个主要矛盾来入手,这正如我们在管理家庭时常说的“家有三件事,先拣要紧的办”。
各地在促进文化的发展中,基本也都采取这样的步骤,在一个地区经济尚不够发达之时,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其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在这个阶段,文化在经济层面的意义显然要大于精神层面,这个时期的文化的发展繁荣,多体现在一些“物”上,是具体的,有形的,表象的。
二、文化护航,构建和谐。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当经济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当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得到解决,文化问题就会重新回到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视野之中,并一定会回归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上来。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同时,我们的社会也进入了一个矛盾频现期。
(一)、信仰缺失、道德滑坡呼吁价值体系构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正如有些人形容的那样,为我们带来了繁荣富强,也为我们带来了诸如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冷漠、功利等思想糟粕。特别是近几年来,拜金主义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堪忧,从电视上公开叫嚣“宁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到各大高校求包养的女大学生,我们深深怀疑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仁义礼智信”似乎正在被淡忘,而倒地老人无人敢扶、女童被碾压十八人路过视若无睹这样极度冷漠,在火车站相遇仅因觉得对方家里有钱就谋财害命的现实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则直逼我们的人性底线。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依靠舆论的力量显然不够,这需要我们发挥文化的力量,大力构建公民道德价值体系,从源头上廓清丰衣足食之后人民群众的道德迷茫,人性迷茫。
(二)、宗教势力入侵逼迫我们用文化来凝心聚力
曾有专家断言,能在全世界范围将人心凝聚起来的只有两个意识形态,一是政党、一是宗教。而现实也明白无误的说明了这一点,在很多地方,人民群众对宗教的狂热和追捧,已经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在这样的现状之下,需要我们有更先进的,更能代表未来发展的,更能让人民群众接受、融入、信服的文化,用文化这样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来凝心聚力,把全国人民的精神凝聚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才能让我们的执政之基更加稳固。
这个阶段的文化,已经向“精神”的层面转移,在经济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它会回头反哺文化,这个时期,各级政府应拿出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文化事业,其作用已经从促进经济这个层面进步到人民群众的精神层面,这个过程无疑是漫长的,这个层面的文化是关乎“灵魂”这样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的东西,是无形的、深入的、不可触摸但又确实存在的。
三、文化繁荣,民族复兴。
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应该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比翼齐飞,齐头并进的局面。我们伟大的祖国要实现民族的复兴,文化不可或缺。
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兴盛过程中,我们不难感受,一个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各项事业必须协调发展,文化作为重要一环,在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占据重要地位。单拿美国来说,它的世界霸主地位是由包括文化在能的各项事业的公同发展来支撑的。美国不仅在经济上占据领先地位,在文化上,也不停的通过文化传播,特别是一些影视大片来向世界宣扬它的普世价值,巩固它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的地位。作为我们中国,要想实现民族复兴,也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输出,价值输出的渠道。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间灿烂的文化渺若星河,而“仁义礼智信”就是这星河中璀璨的星座。只有通过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齐头并进,将几千年文化的精华传播、延续下去,并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这样,一个骨骼强健,心智健全的今日之中国才能屹立在世人面前。针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我们只要真正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找到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让共产主义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仰,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就随之实现了。
文化相对于经济,其作用显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发展文化,我们就要抛却我们的以下几心:
1、功利之心
文化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以文化之”,也就是它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它不能像一个工程、一个项目一样,能直接为改善群众生活起到作用,发展文化要有良好的心态,功利之心只能将文化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2、哗众之心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国学之风,于是乎,一出出闹剧在各地上演,这里的幼儿园要求学生给老师行跪拜大礼,那里的学校用一次性杯子和铅笔装饰一番给学生举行简易版“冠礼”,让人啼笑皆非,这样的举动不但与文化无关,反而有亵渎文化之嫌。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积淀,怎能与这些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作秀画上等号?
3、急切之心
文化发展一般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我们用来形容教育的一句话,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这句话恰好说出了文化发展的长期性,文化的真正繁荣,需要几代人持之不懈的努力,一个真正的精神贵族,是几代人文化浸润的结果,而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是几代人持之不懈构建文化、传播文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从容的、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着眼于未来的、立足于长远的态度,才能真正培育出属于我们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之花。
文化是整个人类实践活动的航标,无论科技之花,经济之花如何美丽芳香,人类最高理想的王冠,最终都是由文化来佩戴的。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党在关键时期提出的关键任务,作为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我们要用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这场建设之中,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 赵晓翠 中共安泽县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