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临汾市委党校!今天是
临汾市委党校教师李芹解读临汾市2022《政府工作报告》 | 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28 浏览 :35
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访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李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大县城、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群众共享城乡融合发展成果。近日,临汾日报记者采访了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李芹。
记者: 城乡融合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如何理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未来五年工作的重点之一进行部署?
李芹:现阶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所在,又是贯通城市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也是拓展新阶段城乡发展空间的强大动力,更是保障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客观要求。今年报告把“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单列部署,体现了三个方面的重大要求,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长期历史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了全面规划。2021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对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战略部署,我省十四五规划对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做了进一步规划和明确要求。二是贯彻落实市委战略部署的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要求,尤其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市委立足临汾实际对城乡融合工作作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和安排。三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市是农业大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扎实基础。
记者: 未来五年,报告在推动我市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战略部署?
李芹:一是高质量推动中心城市建设。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枢纽和引擎,对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引领、辐射和集散作用,尤其当前在“双城”建设中,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就更为突出和重要。报告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提出中心城市要提升首位度和吸引力,突出高品质建设、高品质生活,大力推进城市“双修”和城市更新,就是要做到在补齐发展短板中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竞争力,形成对周边地区的强大辐射带动作用。二是高质量推动大县城建设。大县城及城镇是我国城乡关系的重要纽带。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报告提出要高质量推动大县城建设,突出产业稳定、服务均衡,大力发展加工产业、生活性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保险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县城倾斜,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促进更多农村人口向县城集中,实现就地城镇化,就是要全力提升县城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地位作用,以此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三是高质量推动特色乡镇建设。特色乡镇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通过建设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活而新的特色乡镇,把乡村优美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在空间上进行集中和聚集,从而实现单向城市化到城乡融合的转变,加速人口资本土地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形成城镇、乡、村三者的功能合理分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助推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报告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进行部署安排,强调建设一批富有地域特质、充满发展活力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使之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新载体。
我们要看到,报告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沿着中心城市、大县城、乡镇和乡村统筹建设的路线部署的,但内容不仅是中心城市、大县城、乡镇和乡村建设,还包含了城乡关系的方方面面,且针对中心城市、大县城、乡镇和乡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不同功能做出了不同的部署安排。总体上来讲,就是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道路。
记者: 按照报告部署,今年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李芹:报告对今年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措施科学详实,操作性非常强,总体上指出要聚焦城乡统筹,并突出强调以样板化建设为引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并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建设高质量发展宜居样板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三大体系和健全一个机制,即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功能完善的区域服务体系、产城融合的生产生活体系和健全完善智慧化精细化内涵式管理机制。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按照市委战略部署,超前思维、超前部署,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例如在城市建设上,拓宽改造了鼓楼南北街、解放路,投资建设了鼓楼西街立交桥、解放路立交桥、涝洰河两座大桥等,“核心内环、快速中环”框架基本形成;再如实施靓城提质“三大行动”,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示范街10余条,建成口袋公园、街头游园35座,城市的颜值、气质、价值不断攀升;未来随着三大体系和一个机制建设的扎实推进,我市城区会更加美好,对周边区域的吸纳和带动能力会更加强劲。二是统筹县城和乡村建设。报告从大县城和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到内涵式发展都做出了明确要求,提出今年要率先做好样板化建设,健全和优化县城功能,持续拉大县城框架,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加快发展。近年来按照三大板块空间布局,市政府全力优化产业布局,全力加快城乡产业发展。沿黄板块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沿汾板块大力发展高端工业、高端农业和高端服务业,沿太岳板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县域产业结构得到快速优化和发展,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就。随着未来进一步发展,大县城建设将会取得更大成就;在乡村建设方面,近年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我市实际,市政府持续加大乡镇和乡村建设力度,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例如乡村建设,创建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64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1%。未来随着报告部署的逐步实施,乡镇和乡村会建设得更加美好。三是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保障生活便利,实现生活现代化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要求。报告对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做出了具体部署安排,力度大,举措实。 总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理解报告“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体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做好统一规划、全面部署,全方位高质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