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临汾市委党校!今天是   

首页 >>科研资政

唐尧遗风及其在临汾区域的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6       浏览 :1361

临汾历史悠久,史称平阳,属古冀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盘点临汾区域文化,能够自成体系且在全国可以形成影响的当有十多种之多,其中影响最大最广的有丁村文化、尧文化、晋文化和大槐树移民文化,这其中尧文化又是重中之重,堪称临汾文化的冠冕。仔细梳理可以发现,临汾区域文化和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有许多交叉甚至同构之处。本文仅以尧文化中的唐尧遗风为主线,作一探讨。

从汉代文献上的“尧都平阳说”,到2015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确认尧都平阳的事实,历史走过了两千多年。而在临汾人民的心中,两千年来一直认为自己生活的家园,就是唐尧故都。一代又一代的临汾人民就是唐尧遗民,他们不间断地传承着唐尧遗风。唐尧遗风在临汾人民心中有着长远而广泛的影响,那完全是不用行政命令的自觉行为。历史上不断积累的大量的乡邦历史文献对于临汾人民传承唐尧遗风的记载极为丰富。唐尧遗风引领着临汾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不断地创造新的历史。

一、唐尧遗风在临汾传承的历史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编修的《平阳志》序言说:“禹贡为冀州,其治在平水之阳,而曰平阳。诗本晋也,而谓之唐,盖以其俗尚犹有尧之遗风故也。”在描述该地风俗时,县志非常细致地说:“本府旧为尧舜畿内之地,今犹有遗风焉。所谓君子忧深思远,小人俭啬者也。然时代绵远,其间所变,亦各不同。”

清康熙版《平阳府志》卷29《风俗》用了较多的篇幅勾勒出唐尧遗风在今山西,主要在今临汾市境传承的历史。

季札(聘鲁),观乐,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王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太史公曰:参星为晋星,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有曰:水深土厚,性多刚直,好气任侠,当全晋之时,固已知其彪悍矣。(《史记》)

人物殷阜,不甚技巧,其于三圣遗风,尚未澌灭。(《隋书》)

唐风,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焉。魏风,其地狭隘,民俗俭啬,盖有圣贤之遗风焉。诗传,河东地少沃多瘠,是以伤于俭啬,其俗刚强,亦风气使然。(《隋书》)

先生(柳宗元)曰:平阳,尧之所理也。有茅茨采椽土型之度,故其人至于今俭啬;有温恭克让之德,故其人至于今善让;有师锡佥曰畴咨之道,故其人至于今好谋而深;有百兽率舞凤凰来仪于变时雍之美,故其人至于今和而不怒;有昌言儆戒之训,故其人至于今忧思而畏祸;有无为不言垂衣裳之化,故其人至于今恬以愉。此尧之遗风也,愿以闻于子何如?吴子离席而立,拱而言曰:美矣善矣,其蔑有加矣,此固吾之所欲闻也。夫俭则人用足而不淫,让则遵分而进善,其道不斗;谋则通于远而周于事;和则仁之质,戒则义之实,恬以愉则安,而久于其道也,至乎哉。(柳宗元《晋问》)

太行山之高,处平阳晋州、蒲坂山之尽头,尧舜所以都。其地硗瘠,人们朴陋俭啬,惟尧舜能都之。后世太侈,不能都矣。(《朱子论》)

康熙年间的《平阳府志》对于平阳地区传承唐尧遗风的历史的系统记述,反映了从上古至清初,平阳人民一直不懈地传承着唐尧遗风。唐尧遗风已经融入血液中,成为自觉的行动,以至有了有条理、有系统的记载。

平阳乃古帝尧都,上古陶唐遗民遍布,受尧文化影响颇深,宗承唐尧文化,保持唐尧遗风。《汉书·地理志》中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声音不同,系水土之风气……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的情欲。”此处将民风的形成,归于两方面的因素:一为水土,即地理环境;一为政治,王侯引导。

帝尧受封于唐国,长时间治理唐国,唐国遗民既被其恩泽,又奉其遗教。尧为天子,重视教化,大力推行德教,帝都平阳的人民,深受其思想作风的熏陶。古代帝王常派太师秉铎巡回于乡间,广泛搜集民歌民谣,师诵唱給天子听。“瞽夜诵诗,工诵正谏”,乐师采诗夜诵,乐人直陈其事而谏,所谓“陈诗以观民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这样搜集整理并保留下来的,其中河东的民歌属唐风、魏风。

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聘于鲁,鲁国君主以根据《诗经》谱写的优美乐曲招待他。让乐工为季札歌唱了邶、鄘、卫风以及唐风。《唐风》中,有《蟋蟀》,其第一首歌词为:“蟋蟀在堂,岁聿其莫(暮),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泰)康,职思其后,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内容是说唐地土瘠民贫,民风勤俭质朴,民众终岁勤苦,不敢休息。到了秋天收获完毕,蟋蟀活跃地蹦进堂室,一年将尽,正要休息之时,刚刚燕饮为乐,然绝不可过于为乐(大康),念念不忘自己的职责所在,虽为乐而不荒(过度),就好像良土一样,从长考虑,方不至于因此而导致危亡。反映了唐地民性淳厚,忧深思远,唐尧遗风犹存。此歌共三首,第二首是说一年将要过去,自己所理之事,虽已干好,对分外的事亦不敢疏忽,当心事出意外,故应勤动而敏于事。第三首是说庶人乘服役的车,回家休息,告诫自己乐而有节,无淫自安。

乐工歌罢,季札对演奏的每一首乐曲都发表了评论。季札深受感动地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孰能若是?”在评论唐风和魏风时,他认为唐和魏是唐尧的故地,唐、魏人民即是唐尧遗民,诗歌的内容即反映了唐尧遗风。季札可能是最早提出唐尧遗民和唐尧遗风这两个概念的人。这两个概念最能够概括唐尧属地的人民和唐尧的精神遗产,他们所传承的唐尧精神遗产都称作唐尧遗风。这两个概念对于平阳民俗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件事说明,距唐尧之世一千五六百年之后,在陶唐遗民的民歌中,犹能反映出帝尧克勤克俭、忧深思远的遗风。它已作为一种传统,根植于唐(晋)民的心灵深处,隐含于民歌的风韵之中。陶唐氏之乐舞直到汉代时仍在流传,汉武帝时宫廷乐舞中,“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唐朝时,河东人柳宗元的《晋问》强调了唐尧遗风在山西人民精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晋问》是一篇问答体的文章,由吴子设问,柳先生作答。吴子乃吴武陵,信州(今江西上饶)人,唐元和二年(807)进士,因得罪首辅李吉甫而被流放至永州,与同在永州的柳宗元成为朋友。柳宗元曾称赞武陵“才气壮健,可以兴西汉之文章。”

《晋问》模仿《七发》设七问,柳宗元以晋之名物对。一曰晋之山河,表里而险固;二曰晋之金铁,甲坚而刃利;三月晋之名马,其强可恃;四曰晋之北山,其材可取;五曰晋之河鱼,可为伟观;六曰晋之盐宝,可以利民;七曰尧都平阳,尧之遗风。柳子厚从尧都平阳说起,举出尧的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六个方面,一是生活尚俭,住茅屋,吃饭用粗制陶器;二是对人温和、谦让,尊重别人而有礼貌;三是有民主作风,遇事同大家商量,征询众人的意见;四是重礼乐教化,和睦亲族,协和万邦,使普天下的万民友好和睦起来;五是谨慎小心,时刻警惕自己,有如《尧戒》,深谋远虑;六是有则天无为而治之风,即宽松的政治环境,让万民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柳宗元讲完尧之遗风,吴子高兴地离席而立,拱手而言:这才是尽善尽美,无以复加,这是我心里最想听到的。吴子这里总结出俭、让、谋、和、戒五个字,正是唐尧遗风的核心所在。柳宗元在这里以他人之口,表达了唐尧遗风在晋地超越一切物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晋问》高举唐尧遗风的旗帜,使三晋人民铭记于心,世代传承,书之于乡邦文献,见于言行之中。唐尧遗风在山西、在晋南尤其在临汾的传承,延续不断,从来没有中断过,没有停止过。

清代诗人徐泽写过一首《谒尧庙》,诗中对唐尧遗风也是大力赞扬:放勋遗古庙,烟霭郁重重。碧映檐前瓦,青留殿角松。民淳怀帝治,俗俭识唐风。荡荡难铭德,低徊意益恭。

、唐尧遗风传承的主要地域

唐尧遗风传承的主要地域包括全晋,但以临汾地区为中心。明清时期的《平阳府志》、《临汾县志》、《霍州志》、《洪洞县志》、《隰州志》、《吉州全志》、《乡宁县志》、《蒲县志》、《浮山县志》、《安泽县志》、《岳阳县志》、《汾西县志》、《新修曲沃县志》、《大宁县志》均有记述。民国时期的《襄陵县志》《永和县志》也有记述。以上市县的志书,都在其《风俗》中或多或少地记述了唐尧遗风在当地的传承的内容。在当代所修的志书中,《临汾市志》(今临汾市)、《临汾市志》(今尧都区)、《翼城县志》、《襄汾县志》,都或设专章,或设专编,或设专卷,重点记述唐尧的历史文化。除后设的侯马市,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在旧志或新志中都有关于唐尧遗民传承唐尧遗风的记述。同时,运城市及所属县市也有相关的记述。

霍州:早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霍州志》卷1《地舆志·风俗》中,就列述了文献中关于霍俗的记述:“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见《诗·唐风》)。“深思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风)乎”(见《左传》)。“岳阳尧都所在,其民俭而勤,犹有(唐尧)遗风焉”(见明《一统志》)。“民尚质朴,不事骄奢,好儒讼简,庶乎礼让之风”(见《山西省志》)。“君子忧道思远,小人俭啬,甘辛苦,薄滋味,勤于耕织,服劳商贾,霍人与平阳类”(见《平阳府志》)。最后作者总结:“霍在唐虞甸服,其风行俗美,尚矣。”意思是说,霍州人民秉承唐尧遗风,风俗淳美,已经很早了。

临汾县: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临汾县志·风俗》中,都大篇幅地转述了康熙年间的《平阳府志》的有关内容。

洪洞县: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洪洞县志》邵琳序曰:“尝读《史记》,至‘长老称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未尝不抚卷而思,曰:顾安得身游尧舜之处,而一览其风教也?及从公车,中间奉教于三晋一二名流,乃知尧都平水,风尚特淳。而平水诸属邑,独杨侯国(指洪洞)尤为近古云。”表现了这位县令对洪洞尧舜遗风的景仰。清雍正《洪洞县志》记载:“古者采风陈诗者以观民俗,盖风俗所存政治系之矣。洪洞属在尧封,其民温恭俭朴,忧深思远,犹陶唐之遗风。所赖司政教者,表率于上,为士夫者,倡行于下,俾人人争自濯磨,户户尽敦古处,将唐风不且不变。”

襄汾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襄陵县志》赵懋本序:“窃以襄陵,密迩平郡,风号陶唐,其间山水形胜之雄,生齿土物之盛,与夫人物之忠孝节义,文章之棪藻摛华,盖有日新月异,弥进而弥上者。”对于陶唐遗风在本地的影响,称颂有加。清光绪八年(1882年)《太平县志》朱光绶序曰:“太平古晋基,唐勤魏俭遗风,犹有存者。”民国十二年《襄陵县志》卷四《礼俗》曰:“晋魏旧地,陶唐遗风,勤俭力穑,敦本思深,士有儒雅之习,民获益宁之庆……力嫁服田,勤于绩纺,享祀报本,虽费不奢。”

曲沃县: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曲沃县志》卷23《风俗》曰:“夫以数千年之风尚,尧舜遗教,宛然可睹焉。”

翼城县: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翼城县志》上官鉝序曰:翼邑人才辈出,“茅茨土型,犹有先王之遗风。”

浮山县: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浮山县志》卷2《风俗》曰:“民尚质实,不事商贾。甘粗粝,安淡泊。男力耕织,女勤绩纺。其于享祀报本,虽费不奢。婚姻嫁娶,一遵古礼。有尧之遗风焉。”清乾隆十年(1745年)《浮山县志》卷27《风俗》则移录了康熙版《平阳府志》有关风俗的资料。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和光绪六年(1880年)《浮山县志·风俗》则与乾隆版相同,无增减。民国二十四年《浮山县志·风俗》也曾记述“人民渐有起色,其俭朴仍如旧俗”。

蒲县:清光绪六年(1880年)《蒲县志》卷1《风俗》曰:“《朱子诗传》:唐风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思深远,有尧之遗风焉。《史记》:参为晋星,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隋志》:河东地少沃多瘠,是以伤于俭啬,其俗刚强亦风气使然。柳宗元《晋问》:平阳,尧之所理也,有茅茨采椽土型之度,故其人至于今俭啬。此蒲俗之见于古者也,今俗亦大略仿佛焉。”

安泽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安泽县志》卷4《风俗》曰:“《方舆胜览》曰:岳阳,尧都所在,其民勤且俭,盖风动之化被之最先,故民近古,犹有陶唐氏之遗风焉。”

古县:《岳阳县志·风俗》记述同《安泽县志》。

汾西县:清光绪七年(1881年)《汾西县志》卷7《风俗》强调,“汾西有礼让之风,不失先民遗意”。

隰县: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隰州志》卷14《风俗》曰:“表正影方,转移有自。任延守九真,锡光守交趾,蛮檄旧习,崇朝立变。况于陶唐氏之遗民哉。志风俗。”表明隰民乃陶唐氏遗民,必然受到陶唐遗风的影响。

乡宁县: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乡宁县志》卷5《风俗》曰:“焦守己曰:宁邑属晋鄂侯采邑,犹袭唐风,家弦户诵,俗尚勤俭,无纺织商贾之利,惟以农为务。”

吉县:清光绪五年(1879年)《吉县全志》卷6《风俗》曰:“《山西通志》曰:‘吉州至河津,胥殷耿地也,时以都邑,习于奢侈。至其后,而复陶唐氏之遗风矣。’作者按:近来民俗淳朴,俭啬简陋,过于他处。其云‘复陶唐氏之遗风’,良然。”

大宁县:清光绪九年(1883年)《大宁县志》卷1《风俗》曰:“宁民勤俭自守,安土重迁,蹶然有陶唐蟋蟀之遗风焉。

永和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永和县志》卷5《礼俗略》曰:“永民勤俭朴实,是其特长,人情尤其淳厚,犹有陶唐遗风。”

以上列举了在临汾地区遍地皆是的唐尧遗俗,除临汾外,今运城市同属唐尧故地,地方志书中关于唐尧遗风的记述也比比皆是,此处不再列举。应了范仲淹在晋南时吟诵的一句诗。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游古绛州绛守居园池,有诗曰:“登临问民俗,依旧陶唐古(清康熙年间《平阳府志》卷36《艺文》)。”他的诗,正道出了陶唐氏之地的陶唐氏遗民不懈地传承唐尧遗风的生动历史画卷。陶唐古俗在陶唐故地从远古传递到了范仲淹所在的宋代,又从宋代永远地传递下去。千年前的范仲淹引领我们历史地观察陶唐古俗的传递,我们又在今天看到了陶唐古俗从宋代以来,乃至从陶唐氏以来,陶唐古俗的生生不息、生机无限的面貌。我们今天也可以高声朗诵“登临问民俗,依旧陶唐古。”

、唐尧遗风传承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唐尧遗风在临汾的传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为了总结历史,记录历史,增强记忆,指导行动,几千年来,临汾人民形成了一系列传承唐尧遗风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乡邦文献的记载、古迹遗址、陶寺考古、历史地名、民间传说、大型研讨和纪念活动等。

1)乡邦文献的记载

关于唐尧历史的文献记载,在传统文献资料中是很丰富的。但在乡邦文献中反复集中地出现,就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官员民众对唐尧的特殊感情。

在临汾乡邦文献中,前文已集中叙述了广泛分布于临汾所属各县在明清时期的县志中唐尧遗风的记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果说那些记载还比较单薄、零碎,偏重于引证其他文献资料的话,那么近年所修的几部市、县志书,则有了专编、专卷、专章的集中记述,形式突出,内容宏大,充分反映了地方政府和人民对传承唐尧文化重要性的高度重视。

《临汾市志》是由临汾市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书局201312月出版。全志共41卷,第36卷为《唐尧文化》。内分5章:第一章唐尧事迹;第二章文献记载;第三章梓里承传;第四章陶寺考古;第五章研究开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尧文化,为人们学习研究唐尧文化提供了可靠、翔实的资料。这样做是与尧都平阳在临汾的地位相称的。

另一部《临汾市志》是海潮出版社20015月出版的。这部志书是原县级临汾市编纂的。全志共34编,第25编为《尧文化》。内分6章:第一章古迹遗址;第二章古籍文献;第三章遗闻传说;第四章碑记诗赋楹联;第五章资料辑录;第六章研究开发。尧都区是尧庙、尧陵的所在地,是人们关注尧文化的主要地区,尧都区的《平阳市志》满足了人们的要求。

《襄汾县志》是由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20114月出版。全书共42编,第35编为《丁陶文化》,其中第二章为《陶寺文化》。《陶寺文化》内分5节:第一节发现发掘;第二节遗址遗迹;第三节出土器物;第四节文字;第五节价值。襄汾县是陶寺遗址所在地,是发掘和研究尧文化的主要基地。20154月,在临汾市召开的“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确认,陶寺遗址就是尧都平阳之所在,这一定论就极大地提高了陶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翼城县志》由赵宝金主编,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12月出版。全志共39编,第32编为《唐晋文化》。其中第一章为《唐尧故地》,内分6节:第一节文献记载;第二节专著论述;第三节地名佐证;第四节陶唐遗风;第五节陶唐文化内涵;第六节族系延续。翼城是古唐国故地,有着丰富的唐尧文化遗迹,是人们学习研究唐尧文化不可或缺的地方。如此既广泛又集中突出的乡邦文献的记载,唐尧遗风的传承环境可谓举世罕见、特立独行。类似的情况,在全国罕有其比。

2)古迹遗址

尧庙:临汾尧庙已经存在了1700多年,是为纪念帝尧所建。庙址原在河西平阳古城,为西晋时所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移今址,位于尧都区尧庙镇。历史上屡经维修,庙貌维持至今。特别是元大德七年(1303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两次大地震,尧庙受到严重破坏后,都先后得到了重修。196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尧庙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政府拨款,多次重修。199844日犯罪分子纵火,广运殿被焚毁。次年即于重修。现在,进入尧庙景区,山门、光天阁、广运殿、寝宫等主体建筑,依次排开,连同附属建筑,形成一座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古帝王庙。尧庙是国庙,是历代帝王祭祀帝尧的场所。尧庙庙会,康熙定名为皇会,为期一月,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庙会之一。

尧陵:位于临汾城东北35千米涝河北岸大阳镇乔村。陵高50米,周长330米,依山傍水,松柏参天。祭祀祠宇始建年代不详,唐显庆三年(658年),金泰和二年(1202年),明成化十七年(1481),嘉靖十八年(1539),清雍正、乾隆年间,民国时期,先后修葺过尧陵。尧陵是历代帝王祭祀帝尧的地方,现留有碑谒18通。1960年临汾县竖立了文物古迹保护标志。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尔后临汾市政府主持修复尧陵陵区的工程。现在尧陵陵区面貌焕然一新,除恢复原有建筑,还新增了华表、牌坊、赤龙琉璃影壁,和祭祀大殿国祖殿等,前往祭祀者络绎不绝。

大中楼:坐落在临汾闹市的平阳鼓楼(又称大中楼),虎踞龙盘,冲天而立,以其高大雄伟著称于世,是临汾古城标志性建筑物,堪为平阳古老文明的象征。民国年间,临汾文学名家、卧虎山人陈凤标在《重修大中楼碑记》说:“临汾古城白马,陶唐之旧都也,自放勋迄今数千载,举凡此邦文献,与夫治乱灾变之所经,陈迹湮灭,不复可观。而古迹所存,第见城郭、楼台、残碑、断谒之属,其中岿然杰出,夙称一邑之伟观者,大钟楼也。……据堪舆家言,楼殆县治风水灵秀之所钟,地方盛衰兴废之候欤。”临汾大中楼,据说是清康熙年间平阳知府刘棨命名的。刘棨在《平阳府重建大钟楼记》中说:“落成因请命名,遂额曰‘大中’。父老曰:‘其义云何?’余曰:‘居中四达,斯楼之形势然矣。不宁惟是,余闻尧之命舜曰:允执厥中,千古奉为道法,《传》云‘无偏无党’,又云‘如坻如矢’,荡平正直之意,皆本于一‘中’,然而‘中’之为用大矣。’”刘棨命名“大中楼”深意在此。

浮山尧庙:位于南尧山上。此地乃帝尧避暑之地。始建年代不详,有金皇统三年(1143)、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乾隆六年(1741)重修碑。每年有祭祀活动。

霍州市陶唐峪:位于市区东南20千米霍山南部,史称陶唐峪。此地乃帝尧避暑之地,后世于此地建有尧祠,明嘉靖年间有知州褚相的碑文。

尧都区帝尧故里伊村:该村为帝尧故里。1947年前,村中路口有一座古牌楼,上书“帝尧故里”,四门匾额,东为“遮披尧光”,西为“尧天再造”,南为“尧天化雨”,北为“尧都遗风。”村中土台上有“尧神屋石碑”,为西晋时所建;又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所立“帝尧茅茨土阶”石碑;村西南有古井一口,传为尧所凿。

临汾市区康衢击壤处:市区东北康庄存古“击壤处”碑。金代建有“击壤遗风亭”。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立一“击壤处”碑,今仅剩一“击”字。民国十年(1921),阎锡山又在原处立一碑,以记其事。

翼城县里砦镇唐城村,传为尧子所封,村中城门上至今有着“陶唐遗风”、“古都唐城”的砖雕匾额。

3)陶寺考古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考古研究者们陆续对陶寺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出了中国史前时期黄河流域最大的城址,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它证明了“尧舜禹传说时代”从传说到信史已得到验证,并于20154月得出“陶寺是尧的都城,临汾是最早‘中国’”的结论。这就为临汾人民传承唐尧遗风奠定了基石。1988113日,国务院公布陶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历史地名

地名是历史的痕迹,是历史的记忆。临汾地区是尧舜活动的中心区域,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关的地名。

在尧都区有尧庙镇、伊村、杜村、康庄、神刘村、生马村、二驹村、太明村、乔化村、车辐村等。尧庙镇位于城区南部,今辖12个行政村。尧庙镇内有尧庙村,因与尧庙相邻而得名。伊村是帝尧故里,尧姓伊(或伊祁)。杜村,周灭唐,迁其民于杜,为尧裔杜姓聚居地。康庄是《击壤歌》、《康衢谣》等帝尧时的民谣诞生地。神刘村,尧子封于刘,以刘为姓。生马村、二驹村是帝尧时的放马山,产马多,有时下双驹。太明村,相传娥皇、女英一大早从历山回娘家,走到此处天大明,故以大明为村名。明朝时改为太明。乔化村,相传娥皇、女英骑马过桥,马过桥后就断了,因名乔化村。车辐村,相传娥皇、女英乘车路过此村时,车辐断了,故名车辐村。尧庙村,因地处尧庙区而得名。

在霍州市有陶唐峪,传为帝尧的避暑地。在翼城县有尧都村、唐城村、陵下村、朱村、刘王沟村、龙艺村、龙唐村、韦沟村、历山、丹山等。尧都村,相传帝尧曾以此地为都城。唐城村现存“古都唐城”、“陶唐遗风”的村门匾额。陵下村,相传尧子丹朱避舜于此地为房侯,称为古房陵,在石门上有“古房陵”三字。朱村,相传为尧子丹朱的诞生地,故名。刘王沟村,相传为尧裔刘累故里,今其村多刘姓。龙艺村,相传为尧后裔刘累扰龙处。龙唐村,相传唐侯御龙氏刘累建都处。韦沟村,夏时尧后裔豕韦氏建都于此。

翼城县有唐城村、南唐、北唐、东唐、云唐等。翼城县城东30里许有尧都村。《翼城县志》云:“五唐村,世家云,中唐、东唐、南唐、龙唐,凡五村,皆故唐城,盖丹朱时所封其同姓者。”兴唐镇郑庄村北有丹陵,也称丹山、丹子山,相传为尧的出生地。历山,在翼城、沁水、垣曲、阳城四县交界处。相传“舜耕历山”即在此地,故名。

在襄汾县有伯玉村、塔尔山等。伯玉村,相传为舜臣伯益故里,附近有伯益墓。塔尔山,位于襄汾、曲沃、翼城三县交界处。古名崇山。其西北山麓为陶寺遗址,是尧都之所在。

在乡宁县有伯玉村、塔尔山等。伯玉村,相传为舜臣伯益故里,附近有伯益墓。塔尔山,位于襄汾、曲沃、翼城三县交界处。古名崇山。其西北山麓为陶寺遗址,是尧都之所在。

在洪洞县有羊獬村、万安村、马驹村、士师村、圣王村、神西村等。羊獬村,相传一羊生下独角异兽,叫獬,能辨忠奸,尧用以佐朝政,故以之为村名。万安村,相传为舜定居之地。士师村,舜臣皋陶诞生地,以其官名士师得名。圣王村,相传为舜王诞生地。神西村,因位于历山舜庙之西而得名。

在安泽县有唐城村,相传为尧都故址《淮南子·坠形训》高诱注:冀,尧都冀州。《史记·晋世家》曰:唐在河汾之东,

方百里。《禹贡》说:夏禹治水从冀州始即修太原,至于岳阳。《周礼·职方》: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安泽居霍太山之阳,史曾称岳阳县。《尚书·尧典》却有,十有二州之说张觉为《荀子·成相》作注说: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即:冀

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舜又从冀州分出幽州、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共十二州。”“冀方陶唐之地,也只能是高诱与司马迁所说的冀,尧都,冀州唐在河汾之东。那么古籍所说的尧初居冀方,后迁平阳,尧的初居冀方应该是就是如今的安泽。

在浮山县有天坛山、北天坛山、尧山等,俱为帝尧避暑处。

在蒲县有蒲子山。蒲县古称蒲子国,因帝尧时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得名。隋代改为蒲县。

5)民间传说

传说是历史的影子,经过千百年的口口相传,成为人们追踪历史的旁证。临汾民间就有丰富的关于帝尧的传说,一代代传了下来。

在尧都区有帝尧出世、尧访四贤、击壤歌的传说。帝尧出世:帝尧的母亲是伊祁侯的女儿。帝尧出生后,在外婆家生活了十年,就姓了伊祁氏。尧访四贤:帝尧执政期间,到汾水西岸访问善卷、子州支父、蒲伊、许由等四贤,表示愿意相让,都遭到了拒绝。许由并以其言不堪入耳,竟然到溪水边去洗耳,免受污染。击壤歌:晋人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载:帝尧之世,天下大治,百姓无事,壤父年八十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帝尧听罢,十分感动,当即拜壤父为师。

在翼城县有尧王建都、尧凿石门、尧遇天马、丹朱不肖的传说。尧王建都:在今翼城县城东15千米的尧都村,原名元宝村。一天,村中来了一队人马。马进村后再也不走了。一老者走上前对其中一位为首的人说:“你是尧王吧?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物阜民安你,可以做你的都城。”尧王发现这里确实是个好地方,把都城建于此地。尧王在这里凿井、烧窑、修桥、开路。他的烧制砂锅技艺,一直流传至今。元宝村也改为尧都村。尧凿石门:讲的是尧大智大勇开辟石门通道的故事。尧遇天马:讲的是尧王在崇山狩猎时网开一面。救下一匹天马的故事。丹朱不肖:尧王之子丹朱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尧王不得不把权力交给舜,又怕丹朱不服,就将他送到翼城北山去管理一片小地方。人们把他住的地方叫作朱村。他死后葬在丹子山下。

在襄汾县有尧王访席、洗耳河、娥英泉的传记。尧王访席:相传尧王曾到今襄汾民间访问,遇到一位大贤人,问他名字,他不说,只说姓席。尧王就拜他为师,尊称他为“席老师”。洗耳河:当地有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长者,称为巢父。一生不慕荣利。一天,他在河边洗耳,一个牵牛路过的人问他为什么洗耳不洗脸?巢父说:“国君一再叫我去京城继承王位,把耳朵都污染了。”那人听了拉着牛就往上游走。巢父问他为什么?那牵牛的人说:“尧王请你去治理国家,你却只顾自己清闲,我的牛也不喝你洗过耳的水。”今大运路共青桥东曾有“巢父洗耳处”碑一通。娥英泉:尧王准备将王位让给舜,就将两个女儿许给他。但谁为正,谁为偏,一时难定。就让她们去舜的新都,先到者为正。娥皇骑骡子,女英坐骡车。走到半道骡子要饮水。娥皇的骡子饮了水就走。而女英骡车的骡子要卸下鞍才能饮水,一来二去,就慢了。娥皇先到做了皇后。女英责骂母骡不尽力,说:“从今以后骡子不得下驹!”那以后骡子果然不会下驹了。后人把那个泉叫“娥英泉。”

在洪洞县有帝尧故里、帝尧历山得虞舜、“接姑姑”的传说。帝尧故里:相传周府村一户人家一只母羊头上只有一只独角。它能分是非、辨忠奸。帝尧感到很神奇,认为此地风水好,就将女儿女英住在那里,并改周府村为羊獬村,人称“帝尧故里”。帝尧历山得虞舜:帝尧在今洪洞县历山走访,看见一农夫犁地时在犁辕上扣一簸箕,牛走得慢,他就击打簸箕。帝尧好奇,就问他原因。那农夫说为了不使牛挨打受惊。帝尧得知他叫姚重华,又听说他是个大孝子,认为发现了一个大贤人,就将他带回平阳,看能不能作为继承人。帝尧让几位大臣对他进行考察,得到一致的赞许。帝尧又将两个女儿嫁给他作为内助。经过多年的考验,帝尧终于将权力禅让给了虞舜。

在蒲县有尧王访蒲伊子的传记。一天,帝尧来到今蒲县石门山下寻访蒲伊子。在河湾处遇见一砍柴老人,一问正是要找的人,二人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交谈起来。帝尧本准备将帝位让与他,但他年纪太大,就改为向他请教国事。蒲伊子侃侃而谈,帝尧获益良多。他还向帝尧举荐大贤人姚重华。后人就把那个河湾叫作“尧湾”,二人坐过的石头叫“讲道台”,那条沟叫“如意沟”,“蒲县”也因此得名。

(6)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洞走亲习俗

三月三,接姑姑,四月二十八,迎娘娘。

这是闪耀在洪洞大地上的远古走亲传统民俗,是地域性的全民祭祖活动。沿袭了多年。这古老的民俗活动,与悠悠华夏文明同步,和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齐进。几千年来,从未间断。走亲习俗后被确立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姑姑、娘娘指谁?是传说中上古时期尧舜时代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二女舜后,作为娘家的羊獬人民称娥皇女英为姑姑,称舜为姑父;作为婆家的历山人民叫二妃为娘娘,叫舜为爷爷。那怎么羊獬人民成为了娘家人,历山人民成为了婆家人呢?是因为羊獬村原名叫周府村,一牧童的羊生一“獬”,又名“獬豸”,即独角羊,传说这种神兽只在盛世王朝才出现。帝尧便偕同妻子散宜氏大女儿娥皇来此慕名观看,碰巧妻子要分娩,在此生下二女儿女英。此女异乎常人,落地即能坐,三天能言,五天能走。尧王见此地既生神羊又生神女,便将此村改名为羊獬村,作了自己的行宫,迁居于此,因此便有了尧籍羊獬之说。舜由于继母韩氏迫害放逐后躬耕历山,因此便得舜籍历山。自从两家联姻后,两地的人们便结为姻眷亲戚,羊獬人民成为娘家人,是长辈;历山人民变成婆家人,是晚辈。但凡有个红白喜事满月生日就互相往来,这一往来就是四千多年

既然是走亲,从哪儿到哪儿呢?是从洪洞县羊獬(包括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到历山(包括东、西圈头等六个行政村)这两个村民聚集地。两地相距约七八十华里。每年阴历三月初三,是羊獬人民接姑姑的日子。羊獬人早早地就于三月初二齐聚位于此地的唐尧故园,上午出发,浩浩荡荡的队伍蜿蜒前行,他们遥望远方,目光中放射出朝圣者的光芒。队伍中不乏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但他们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让人叹服,差不多黄昏时分到达历山庙。第二天在此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抬着轿子接姑姑下山返程;到阴历四月二十八,迎娘娘回历山的队伍主要是历山民,另外还有两支迎接队伍分别是西乔庄村民和万安镇民。仪式开始前有威风锣鼓在敲打,在表演现场,村民们有的秉执事、有的荷銮驾,有的扛着龙凤日月牌,阵势威严而庄重。隆重的启程仪式结束,威风锣鼓喧天伴着那顶供奉两位娘娘驾楼前飘出的缕缕香烟起驾,由几个农家妇女左右扶着护送,魏风锣鼓再次敲响“西河滩”曲牌,迎亲的队伍先经村中的将军庙焚香祭拜后,然后浩浩荡荡启程。沿途百姓盛装华服,焚香祭拜,箪食壶浆,迎候接送队伍。几千年来,路经何村,食于何地,宿于何处,早已约定俗成。沿途各村,路边村户,都在自家门前备好茶点,以供迎送队伍饥渴之需。每过一村,都有威风锣鼓相迎送,共经过临汾市一区一县五个乡镇二十二个村庄,全部过程有多达五六千的人员参加到这项悠久的民俗活动中来。

为什么要选在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这两个日子呢?因为三月三正值清明时节,二女要回娘家扫墓祭祖;四月二十八是帝尧生日,等给父王过完寿再离开,这样免得在此之前如果回到历山的话还得赶着再回来一趟。此时不得不赶紧回去,因为历山已进入夏收时期,爱民如子的二位娘娘要急着回去同历山人民一起参与到夏收的劳动中去。这一声势浩大举世罕见的羊獬历山接姑姑迎娘娘省亲民俗活动历史悠久,独一无二,文化底蕴深厚,其厚重丰富的内容与绚丽多彩的迎送仪式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纵观整个过程,处处留下生动难忘印象,尤其是沿途各村人民,对接亲队伍以亲戚对待,村村锣鼓迎接,管茶管饭,充分展示了尧舜之乡从古至今遗留的淳朴民风。历山与羊獬两地同样是人山人海。人们赶庙会,唱大戏,以节日的形式来纪念尧舜时代的先人。

这一民俗活动之所以如此令人叹为观止,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其一、这一方源远流长的千年省亲习俗活动俨然是一部把上古尧舜时代众多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活的史诗;是一处追思尧功舜德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化石;是对德圣双妃的虔诚感念和无限缅怀;是地域民俗文化宝库中一朵盛放的瑰丽奇葩;是探寻尧舜根祖文化的亮丽蹊径。让世人深深体味领略到华夏五千年尧舜姻亲礼仪文化之丰厚内涵神韵。

其二、在这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执着的尧舜遗民竟然奇迹般地没有一年终止国这项民俗活动。有多执着呢?每年的这两个日子,风雨不管,阴晴无论,照过不误。穷困潦倒时如此。旱涝灾荒时如此。兵荒马乱时如此。狼烟四起时如此。特殊时期时如此。为了这执着,他们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每逢此际,两地村民身着华服,齐集一起,争荷銮驾,抢抬驾楼,锣鼓喧天,乐声阵阵,旌旗蔽日。沿路的老百姓焚香跪拜,争相迎候,提供食宿,盛情款待。

其三、乡民自愿捐款捐物建庙修殿的热情从古至今极为高涨。据史书记载,唐尧故园乃帝尧所建,后成废墟。又据《洪洞县志》记载,到元朝时,里人杨道甫重建唐尧故园,后几经刑废,数毁数建。一直到清代,通过乡民募捐陆续建成尧王殿、尧后娘娘庙、英皇双凤殿等建筑。改革开放后,羊獬人民每家捐一根椽和几元钱,自发地修复故园建筑。古历山神立庙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炸,传说二位娘娘事前早已托梦给西乔庄人,说自己这儿即将大祸临头,要去西乔庄避难。西乔庄村民立即选址建庙,捐款捐物,修建行宫,以供两位娘娘避难之用。如今历山神立庙巍峨壮观的建筑群、逶迤而行的红墙、高低起伏的亭台楼榭乃历山人民心血所建

上古时代,由于感怀尧的丰功伟绩、舜的孝感天下、娥英双妃的妇德惟谨,村民自发地组织这一民俗活动来表达对先哲德圣的无上感恩之情,成为一种知恩报恩的反哺行为。渐渐地,人们不断给这项民俗活动注入新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成为追慕先祖、敬仰圣哲、探寻尧踪舜迹的一种方式,成为尧舜遗民追根溯源、寻觅木本之源的祭祖活动。这一民俗活动的持续开展,早已使人们从骨子里认同接纳了这种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形成广泛深厚的民众基础,成为繁衍承继尧舜遗风生生不息的后备力量。在当代,它又被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已成为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瑰宝,成为弥足珍贵的中华根祖文化遗产,也成为展示了洪洞人的一个窗口、一个平台,成为崇尚传统美德,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的有力抓手,需要我们继续挖掘,发扬光大。

7尧庙庙会

庙会是以庙宇为依托,在特定日期举行的祭祀神灵、交易货物、娱乐身心的集会。尧庙镇紧靠临汾城南,属城乡结合部,大运公路穿镇而过。尧庙镇因境内有尧庙、伊村而得名。临汾尧帝庙会与解州关帝庙会一样,都是中国数得着的大型庙会。康熙时的《临汾县志》记载:“四月二十八日祀尧庙,远迩商贾交集。”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尧村镇,在山西临汾县南,为骡马市场,五月间最盛。”庙会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促进贸易发展。尧庙自唐代以来,各朝代每隔三年或五年,皇帝都要派朝廷专员持圣旨到这里来专祭帝尧,仪式十分隆重。尧都平阳因而也就成了历代国家祭祀帝尧的场所。从唐代以来宫前就是一个大广场,西边是城区通往尧宫的大道。人们通过宫区的阁楼,左转弯穿过坐东向西的林构牌坊,进入庙会广场。场中搭起高大的戏台,坐南朝北,面对万寿宫,会期必唱戏酬神娱乐。据说,明代三圣宫时期,同时搭三个台子,分别面对尧、舜、禹宫,选3个上等戏班会演。各戏班届时皆延聘名伶登台表演,以求争夺观众,取得压倒另两班的优势。民国年间,蒲剧男旦宋友梅就是在皇会上表演出了名,被群众誉为“尧庙红”的。广场上各类店铺摆摊设点,帐篷相连,形成街市。地面上耍猴卖艺,演皮影戏;高杆上表演杂技,爬杆飞人;广场上车马行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清代以前有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祭祀帝尧、逢庙会的惯例。在清康熙帝巡守平阳建万寿宫后,规定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逢皇会,会期一月。逢祭祀皇会,官府具备太牢(牛、羊及猪)贡品,鼓乐仪仗,旌旗牌匾,隆重举行祭祀朝拜仪式。全国汉、满、蒙、回、藏各族,海内外炎黄子孙,尧舜传人,以及各省官员、地方绅士皆有代表前来参祭。祭祀时由主祭祀官,领唱《礼记·礼运篇》,其文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平阳名士张秀写有《尧祠陪祭》诗,曰:“朝出城南路,唐尧野殿空。景星瞻帝座,衡鉴溥王风。名与山河固,年随天地修。圣朝严祀典,多谢岁年丰。”

康熙年间一位不留名的画师,留下了《尧庙皇会图》,生动地描绘了尧、舜、禹庙、万寿宫及庙会时的场景。鸟瞰全景,视野宽广,再现了雄奇庄严的庙貌和热闹繁荣的会况。画工精细,色彩鲜明,场景逼真,形象生动,颇类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具有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整幅画面上宏大的庙会场面,有戏班演剧的舞台用苇席临时搭建于庙外,庙会的交易、节日内容极为丰富。有买卖农副产品和日常生活器物的,有杂技魔术艺人作种种惊险表演,有武术擂台表演,有民间艺术如踩高跷、跑旱船、抬阁、钟馗打鬼、威风锣鼓等各种表演。临汾的乡民们在赶庙会期间一方面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另一方面则推销售卖自家的农产品和生产器具。又由于庙会期间焚香许愿、看热闹、赶庙会、参与迎神赛神的人很多,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来经商。他们有的在会场周围摆设摊点有的游走于会场周围售卖,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民间所编的《尧庙大风歌》,对民国十九年(1930年)的临汾尧庙庙会场面进行了描述,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庙会的延续盛况:

说此会年代久皇会无限,四外里来骡马成千上万。也有那南五县黄河两岸,山东贩河南客直隶燕山。拉官戏全凭的镇台令箭,唱一台又一台接二连三。想当年赋税轻人千人万,有贩子和牙僧讲论价钱……

前来临汾赶庙会的既有黄河两岸的民众,也有来自山东、河南和河北的客商,有一些戏曲杂艺的演员观众,可谓热闹之极。而此时的庙会又主要交易骡马,因此也被称为“骡马会”。当时临汾庙会经济与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不仅构成了地方经济的一部分,而且还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据资料记载,在1930年的会上,上午晴空万里,四方到会人络绎进入会场,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中午过后,突然刮起大风,狂风肆虐,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刮飞货摊,掀翻帐篷,家人失散,牲畜脱缰,牛吼马鸣,风声、喊声连成一片。此同时,宫内却平静无风。此次大会,刮乱了会场,刮走了皇会,自此以后,尧庙的皇会到20世纪行将结束再也没有逢过。

1999年临汾市(今尧都区)政府举行了尧宫落成暨祭尧庆典,至此民众就在官方组织下进行祭祀。2000年正月,政府通知正式恢复尧庙庙会,2002年10月,“金秋十月·尧庙根祖文化旅游月”隆重开幕,尧都首次打出根祖文化品牌举办旅游月。这期间全国著名歌星演唱会、中华魂大型歌会等各种文化表演精彩纷呈。从此每次的尧庙庙会都由市政府主办,庙会的时间不固定,民众按照政府组织的庙会时间,来尧庙上香,祭拜尧王,并参加政府安排的庙会节目。庙会在政府与旅游局的主办下,由于经济投入与影响不断扩大,庙会活动比以前举办更加盛大与热闹,庙会活动也精彩纷呈,艺术表演也更加丰富多彩民众在祭拜尧王之后,参加到热闹的庙会活动中,对帝尧的信仰和虔诚进一步加强。尧庙庙会的持续举办不仅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精神生活,而且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物质生活。庙会成为官方与民间共同活动的舞台,成为扩大帝尧信仰的重要方式。

、传承唐尧遗风的历史意义及时代价值

20156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山西·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在发布会上说:“陶寺文明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主脉;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以及其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是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支点;尧都正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这样,文献上的尧都与考古实证的尧都的契合,传说中的尧都与信史中的尧都的契合,就奠定了临汾人民传承唐尧遗风的坚实基础,夯实了历史的依据。文献、考古和传说三者已形成一组相互支撑的牢固的证据链。这就使传承唐尧遗风具有了新鲜的历史意义。

传承唐尧遗风的过程,就是继承唐尧精神遗产的过程。帝尧在四千多年前,早于夏商周创造了中华文明,而成为中华文明始祖。《1999年清明公祭帝尧文》对帝尧创造的中华文明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中国的文明史从帝尧写起。尧定都平阳,设置九州,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推广水井,开启了中国古朴的科学;敬授人时,教化民众,创始了最早的教育;设立华表,禅授帝位,实行了最早的民主政治;衣食简朴,拒贿拒礼,树立了清正廉明的典范;访贤任能,礼贤下士,形成了最早尊重人才的风气;发展农耕,研制陶器,孕育了中国最早的经济;鼓乐歌舞,击壤围棋,开发了上古先民的文艺;平章百姓,协和万邦,点燃了人类文明的圣火。”

传承唐尧遗风的过程,就是传播唐尧精神遗产的过程。传播的时间为上下五千年,传播的地域为纵横九万里。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诗词歌赋,传说寓言,口口相传。

传播唐尧遗风的过程,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传承唐尧遗风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与德廉思想建设相结合,在社会上形成优雅的文明风尚、高尚的道德风范。

传承唐尧遗风的过程,就是发扬民族精神、巩固民族团结、推动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

唐尧遗风是我们今天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强大的推动力。继承、发扬和传播唐尧遗风,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临汾人民的光荣的使命。


中共临汾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