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临汾市委党校!今天是   

首页 >>机关党建

突出党校特色 务求学习实效 ----中共临汾市委党校分类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做法

发布时间:2021-07-22       浏览 :144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共临汾市委党校坚持效果导向,按照“注重分类指导”、“搞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适应各类党员群体学习教育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形成了校委班子、教学科研队伍、行政后勤队伍、离退休老党员分类推进的新格局,大大提升了党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了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第四组组长王水成的肯定和赞扬。

  中共临汾市委党校机关党委共有六个党支部,党员138名,分布在不同领域。其中,教师党员33名,行政党员44名,离退休党员61名。因为党员职能、岗位、身份不同,工作性质差异性大,决定了学习教育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校委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实施了区分校委班子、教学科研队伍、行政后勤队伍、离退休老党员四个层面分类施策的办法。遵照突出党校特色,务求学习实效的原则,把学习教育内容与党校担负的任务深度融合,分别制定了“个性化”学习重点、标准和要求,以表格形式进行细化,让每个党员清晰知晓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校委班子深学笃行,强引领。党史学习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校委,责任也在校委。校委主动担负起主体责任,成立了以常务副校长张青山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督促指导的工作思路,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扎实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以上率下。校委班子发挥党校理论优势,第一时间掌握中央、省、市党史学习教育最新精神,组织校委班子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把握重大要求,联系实际,统筹指导,对学习教育作出具体安排。以班子先学一步、快人一拍,带动全校学习。示范引领。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实际谈感悟、谈体会、谈收获。如:“七一”后,在校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会上,副校长沈新力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主题,为班子成员作深入解读阐释。校委班子成员就建党精神、理论创新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真正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受教育的目的。通过一次次站位高、格局大、落点实的相互交流、相互研讨,不仅提升了思想高度和境界,汲取了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也为全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范本”。督促指导。校委班子每个阶段都召开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碰头会,对党史学习教育情况进行阶段性回顾,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整改落实措施。特别是在市委巡回指导组来我校检查工作后,校委立即召开会议,对照指导组提出的问题,认真分析,逐条研究解决方案,对症精准施策。针对党员学习“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下发加强个人自学的通知,提出明确要求。班子成员以周提醒、月检查的方式,对包联的党支部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常务副校长张青山多次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党员自学情况进行突击式检查,有力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扎实开展。

 教学科研队伍学思践悟,强素质。党校教师作为“领导干部之师”“执政骨干之师”,必须具备更高境界、更大格局、过硬素质。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校立足主责主业,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年”活动深度融合,引领教研人员时刻保持对课堂的敬畏之心,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在党史宣讲、创新教学方式和科研资政方面,始终走在前列,成绩斐然。一是在党史宣讲中“挺”在前。我校教师在学深悟透党史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官雀纪念馆、学兵大队等红色基地实地学,赴延安、宜昌、阳泉等地市委党校观摩学,结合理论宣讲要求线上线下拓展学,切实达到提高个人能力素质,提升教学水平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校积极承担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有关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学习的部分授课任务,授课效果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认可。校委多次安排教师为市人大党组、市政府党组、市政协党组、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特别是5名骨干教师被抽调参加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奔赴全市各县进行党史宣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校教师党史宣讲累计超过100余场次,直接受众超过20000人次。二是在创新党史教学方式上“干”在前。为适应我市党史学习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补足我校在特色教学上的短板,我校提前谋划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工作,开设党史红色专题路线,在已有翼城里砦镇现场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新统筹开发设置市内3条现场教学路线和3堂案例教学课程,受到了县级班和中青班学员的广泛赞誉和好评。三是在汲取党史智慧上“研”在前。科研资政是我校担负的重要任务,校委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以“三个三”活动(三比三赛三学)为载体,鼓励教研人员紧扣总结党史经验,传承红色基因这条主线,在打造精品课程和学术精品上下气力、使长劲。今年我校承担山西省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2项,承担山西省党校系统年度课题3项;征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论文95篇;《临汾学刊》2021年第1期(总第10期)即将发行,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强;我校组织编写的党史学习教育教材《临汾战役:知重负重 攻坚克难》已完成资料搜集,目前正在进行整理、编辑、组稿工作;我校教师兰雅莉、肖振国承担的党史基本著作《中国共产党临汾历史(1949—1978)》七一前已正式出版发行,填补了临汾党建工作一大空白;在《前进》杂志、《山西日报》、《临汾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多篇。我校创办的《决策咨询报告》,2020年第一期《临汾市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路径和对策分析》受到了李云峰市长的肯定性批示。今年第一期被临汾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临汾发展研究》转载。

  行政后勤队伍知行合一,强担当。行政及后勤人员队伍在党校科研服务保障方面举重若轻、不可或缺。今年以来,我校围绕党校的主责主业这个“主旋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政治立校、从严治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服务亮校的“五校”理念,突出学史力行,紧扣提升行政人员的管理本领和专业本领,提升后勤人员的服务本领和业务本领这“两条线”,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体现在提升能力素质上,体现在主动担当作为上,体现在办好事、办实事上,彰显新时代党校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在提升能力素质中展现党校风貌。开设文秘骨干培训班,特邀市委办公室苏孟彦主任,为我校行政管理口年青干部定期授课,提升办文办会等基本能力;组织开展学员管理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多名经验丰富的行政干部和青年正科级班主任进行现场教学,参训人员普遍表示受益良多。在新校区建设中凸显党校担当。临汾市委党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在全省11个市级党校中是最差的。建设新的校舍,是党校几代人的梦想,也是党校广大教职工最为迫切的希望和要求。去年以来尤其是今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党校上下的一致努力下,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目前,新党校建设已正式动工,年底前主体将完工,明年底内部装修完成。在改善办学办公环境中诠释党校理念。虽然新校区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搬迁在即,但现阶段仍需在现校区办学办公,为服务好主体班次、提升办学治校硬件质量,我校行政及后勤人员秉持“服务亮校”这一理念,针对基本设施陈旧等问题,在尽可能坚持节约的原则下,在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学条件和提升食宿质量上下功夫,为广大学员、教职工创造尽可能舒适的学习、工作条件。

  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强党性。我校离退休党员61名,是党校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校委根据离退休党员的不同特点,从身体健康党员、行动不便党员、流动退休党员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把党史学习教育做实、做细。一是组织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高的老党员,成立理论宣讲团,以公开课的方式,为离退休党员和社区居民宣讲党史知识,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是聘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理论功底深厚的老教授、老领导,作为年轻教师的导师,言传身教,细心指导,全面提升年轻教师教学、科研、咨政水平。如:原副校长张爱国同志、刘树芳同志,主动为年轻教师传授教案的处理、教学内容的把握、驾驭课堂局面的能力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通过老教授们的经验传授,大大提升了年轻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展现了老党员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奉献精神。三是选择责任心强、群众威望高、影响力大的老党员,立足社区开展服务,参与社区整治、文明宣传、疫情防控等工作,发挥了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老党员初心永不改、退休不褪色的担当精神。四是针对部分离退休党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特点,采取上门送学的方式,将学习资料送到党员手中,及时帮助他们了解党内最新理论知识,确保每名党员不漏学、不掉队,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五是建立流动离退休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微信群,随时与老党员保持沟通联系,并定期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把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送到老党员的心坎上,密切了他们与党组织的关系,增强了老党员们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