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临汾市委党校!今天是
做新时代合格党校人--“青蓝工程”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1-03 浏览 :126
李 明
成为一名党校教师,是一份骄傲是一份荣誉但更多意味着一份责任。作为融入党校的新鲜血液,既要切实扛起党校人应有的历史担当,又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于是,初出茅庐、未经涉世的我,带着做好党校人、干好党校事的初心,在党校这座神圣殿堂里砥砺前行做新时代合格党校人。
一.党校人要有强烈的党校意识
所谓党校意识就是要对党校的历史使命、党校的基本任务、党校工作基本原则及党校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对党校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党校声誉自觉维护、始终对党校殿堂怀有敬畏之心。作为一名党校人具备强烈的党校意识是必备素养,提高党校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牢记党校使命。牢记使命方能砥砺前行,早在 2007 年,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在听取中央党校校委汇报时就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党校、办好党校,是我们党不断巩固、加强和提高自己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需要。”2015年《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这就决定了党校必须姓党。”可以说,党校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党的使命,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
(二)明确党校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成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它高度概括了党校的基本职能和基本任务。
(三)坚持党校工作基本原则。习近平指出:“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到党校教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行动之中。”党校是党的旗帜,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原则。
二.以过硬素质服务党校事业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党校事业是做合格党校人的前提。党校人是党校事业的主体,争做合格党校人,推动党校事业上新台阶,是时代赋予每个党校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俗话说打铁必须自身硬,党校人要做好党校事业必须自身素养过硬。
(一)政治素养过硬。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思想政治建设。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对党校教师来说政治规矩意识要更强、党性锻炼要更严格。入校开始,各位领导、老师已多次强调“纪律”、“规矩”,要有“红线”、“底线”意识,坚决守住“底线”不碰“红线”。作为党校老师,一定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讲坛论坛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严守党的政治规矩、政治纪律。
(二)理论素养过硬。中央党校王东京教授说:“党校讲课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王教授认为党校教员讲课思想性比“口才”重要,而支撑思想性的基石正是扎实的理论功底,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学术功底。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提出党校教师要用学术讲政治,党校教师要用学术讲好政治就丰富的政治理论基础、宽阔的学术理论基础、强大的学术框架构建能力和优秀的学术表现能力。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难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状,讲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用文件讲文件、就事论事、人云亦云的偏差,不能真正做到用学术讲政治。为此,我将紧扣学校“三学”主题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通过学习,尽快构建知识体系、扎实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
(三)道德品质过硬。这主要要求党校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终身的追求目标,从高到低,分别是立德、立言和立功。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奋斗目标是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提升道德素养,力求成为道德模范和道德的楷模。作为新时代的党校教师,应该汲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立德修身当作自己具备的最基本素养,把高尚的道德情操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努力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党校的老师更应该严于律己,做好表率作用。二是注重培训对象的道德培养,立德树人。注重道德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历来是贯穿在建党治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专门强调,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硬。党校教师可以也应该在提升自己道德情操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培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尤其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治国理政人才。
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转型跨越的动力所在。以创新引领发展,就是要在思想上要有新理念,工作上要有新思路,方法上要有新举措。有句话 叫向基层学态度与技巧,向中层学思路与方法,向高层学理念与创新。作为党校教师,今后我们 要在讲课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我们要突破“一言堂”、“满堂灌”的那种陈旧教学模式,而采取观点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相互探讨提高,进一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在授课内容上,力争做到要有新观点、新见解、新信息、新思考。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将党的先进理念传播普及,使每一位领导干部在理念上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以上是我进入党校以来对党校及党校人的一些认识心得,感谢党校为我们提供发展平台,感谢各位领导及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激之余又深感不安,唯恐辜负各位领导、老师的栽培及期望。在党校这座神圣殿堂中,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志向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既要有随时准备“战斗”的紧迫感又要防止毕其功于一役的浮躁;既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又要有积跬步以至千里的韧劲。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栽培下在各位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定能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从走向合格到走向优秀,成为一名真正的党校人。